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
近些年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家庭教育,更成为热议的焦点。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但这种重视大都是针对学校教育而言,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家长们还没有把家庭作为教育的场所,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孩子的老师。
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王殿春教授研究认为,家庭教育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都是婴幼儿时期起步的。父母担负着育人的特殊职能,孩子要全面发展,家长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才能进行全面教育。
刚刚实施的我国首部《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将0-18岁的儿童划分为5个阶段,规范了各年龄阶段儿童不同的家庭教育重点,充分体现了“儿童为本”“家长主体”“多向互动”的新家庭教育理念。本刊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有关教育专家,就《大纲》中的新家教观点进行解析。
新家教观之———父亲角色的回归
近十多年来,我国关于父亲角色的话题一阵热过一阵。跨入新世纪,终身教育与毕生发展的理念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经济、社会的新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创新、人文等综合素质,而某些素质的培养亟需父亲的投入与参与。所以,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父亲角色的定位。
《大纲》提出,教育孩子过程中“父亲角色”要回归。对0岁至3岁儿童,家庭教育要重视发挥父亲的角色作用,利用生活场景进行随机教育。
生活现状
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失”
生活中经常出现男孩过于害羞、有些女性化倾向的现象。经过深入了解,专家发现存在这种问题的大多数家庭中,父亲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参与得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工作忙等客观原因外,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还未认识到父亲在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
据统计,市妇幼保健院心理门诊成立以来,95%以上的咨询者均为孩子的母亲,这种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投入的缺失。一项对哈尔滨市某家大型私立幼儿园内60位3—6岁幼儿的家庭调查表明,近80%家庭中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最多,大多数的孩子也最愿意和母亲玩耍。而在香坊区的一家大型早教中心的课堂上记者发现,90%以上的孩子都是由母亲陪伴,而父亲只是坐在外面等待。
专家解疑
父亲需补上“家教”这一课
市妇幼保健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于德澧说,从人类生物学的角度而言,“父亲”给予我们形成生命的另外一半基因,是和母亲一起孕育我们生命的那个男人,是以母亲的丈夫或同伴的身份出现的那个男人,是与母亲、孩子生活在一起、并负担家庭责任、抚育孩子职责的那个男人;而“父亲角色”除了生物遗传和一般意义的养育之外,更多地蕴涵父亲的社会职责和功能;“父亲角色”以其特有的思维角度、行为方式、情感表达以及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对孩子施加精神层面的影响、帮助孩子建立社会的规则、塑造孩子的人格形成;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现代家庭教育在要求母亲参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呼唤父亲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正是在父母教育差异性的衬托和对比之下,孩子才会更好地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与特点产生理解,使孩子性别角色健康、顺利地形成。通过对比男孩会更好地从父亲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逐步树立“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女孩则会更好地从母亲那掌握女性的特征,也会受父亲易于表现的冒险、进取、独立性的影响。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因没有鲜明的对比易在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产生混淆。另一方面,由于男性自身的特点,父亲早期教育的参与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许多优秀的品质,使孩子的个性更全面的发展。父亲大多喜欢和孩子一起玩运动性、技术性、智能性较强的游戏,并以其固有的男性特征,如坚毅、深沉、果断、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等影响儿童,这样会更好地促进孩子身体、智能、性格的发展。当然这并不是说母亲不具备这些品质,而是说这些品质更多地见之于男性。一个好的父亲会把母亲生活领域之外的东西尽可能地展示在孩子面前,并成为孩子探索新领域的向导和力量的源泉。
新家教观之———让孩子参与“管家”理财
儿童高消费、乱花钱让很多家长都感到头疼,但又不知所措。《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指出,到了7岁至12岁的年龄段,要鼓励儿童参与家庭财务预算,合理支配零用钱,防止欲望膨胀,形成量入为出的观念,培养儿童理财的意识。让孩子参与家庭的“经济管理”,会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让孩子知道,父母每月挣的钱,有多少要用于日常开支,多少要用于临时性事务,还剩下多少要留下备用。孩子们懂得了这些,会自觉地为家庭理财出主意,想办法,再加上正确引导,就会使孩子走出高消费的误区。